中信集团,严正声明! 全球观速讯

2023-07-05 08:01:21 来源:百度新闻

中国基金报 晨曦

又有央企集团出手打假!这一次的主角是中信集团。

7月4日,中信集团官网发布严正声明称,有不法分子冒用中信集团子公司名义设立公司,并列出18家“假中信”公司的名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信集团称,不法分子系通过伪造公章、签字提交虚假材料,采取欺诈手段隐瞒事实方式,将中信集团子公司北京中信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信企业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登记为其股东。

近期,假冒央企身份对外开展业务的“李鬼”公司层出不穷,出手“打假”的国企央企集团数量持续增加。6月以来,国家电投、国铁集团、中国商飞等多家企业均发布类似声明,揭露“假央企”及相关骗局,提醒投资者注意甄别防止受骗。

来看详情——

中信集团出手

打假18家“假中信”

首先来看此次中信集团声明的内容:

日前,中信集团监测到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公章、签字等方式将中信集团子公司北京中信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信企业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登记为其股东。

经核实,相关公司系不法分子通过提交虚假材料、采取欺诈手段隐瞒事实方式,假冒北京中信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信企业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名义设立的企业。

中信集团称,中信集团及下属公司与相关公司(含其投资企业)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其一切行为均与中信集团及下属公司无关。

中信集团提示,投资者应提高警惕、注意投资风险,避免个人信息泄露或财产损失。如发现任何冒用中信集团下属公司名义开展的违法行为,请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中信集团同步晒出了此次监测到的18家“假中信”企业,提醒投资者注意防范。

“碰瓷”全资子公司

此前已举报投诉

从中信集团的声明来看,此次被不法分子冒用的为北京中信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中信企业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两家中信集团子公司,均为中信集团100%控股的子公司,位列中信授权使用商标及字号的企业正面清单当中。

根据中信集团官网上月发布的公告显示,共有338家企业获得授权使用中信商标及字号。

天眼查信息显示,目前北京中信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中信企业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均有多家被投资企业,其中中信集团“打假”的深圳中腾云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云南鲲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公司位列其中,大多数公司成立于2023年5-6月。

此前,2022年12月,中信集团曾对“云南鲲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相关情况发布声明进行“打假”。中信集团称,该公司系不法分子通过提交虚假材料、采取欺诈手段隐瞒事实方式,假冒北京中信企业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名义设立的企业。

彼时,中信集团表示,北京中信企业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已就该公司虚假登记行为依法向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举报投诉。时隔大半年,不仅“云南鲲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仍然正常存续,反而更多出了十几家“李鬼”。

另外,今年3月,中信集团还曾发布对“中信国际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假冒中信集团下属公司开展业务活动的情况声明。中信集团监测到在香港设立的“中信海外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信资本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中信国际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在境内设立的关联企业以中信集团下属公司名义对外开展业务活动。

中信集团声明,相关企业与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信股份公司及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无任何关联关系,其开展的所有项目合作、投资、建设等活动均与中信集团、中信股份及中信资本无关。

“李鬼”公司层出不穷

假借央企身份撬动项目

近期,假冒央企身份对外开展业务的“李鬼”公司层出不穷,出手“打假”的国企央企集团数量持续增加。

6月29日,国家电投发布《关于不法企业假冒国家电投集团所属子公司有关情况的严正声明》。声明称,近期国家电投发现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相关材料等方式,将中电投城市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国电投城市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国发中汇科技有限公司、福建鑫源智诚实业有限公司注册为集团下属公司的子公司。

国家电投称,经核实,上述公司及其设立的系列子公司与国家电投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其一切行为与集团无关。另外,近期网络发布的某4gw光伏离网制氢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其招标人中广通科技(酒泉)有限公司非国家电投集团下属公司,其发生的招投标等一切行为和发布的项目均与集团无关。

类似的声明还有不少。6月28日,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发布严正声明称,近日有人假冒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的名义,成立项目指挥部,谎称与有关公司合作管道项目,进行招标活动,实属违法违规行为,甚至构成犯罪。以上行为对公司正常经营造成了不利影响,影响了公司商誉。

同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发布声明称,社会上有不法分子冒用中戎军粮供应服务中心名义投资注册公司,以国企名义多地行骗。中戎军粮供应服务中心自2013年3月起已停止一切营业活动及对外投资行为,中心已无工作人员,中心公章、执照等均已交还工商机关销毁,没有下属企业。

在此之前,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国铁集团、中国商飞等均发布过类似声明,并揭露各类骗局。其中,“冒名”央企子公司的相关企业犯罪手段多种多样,以国企央企背景吸引投资者信任,且由于通过不法手段实现工商登记信息的变更,令人防不胜防。

今年4月,国务院国资委公布第三批假冒“央企”295家名单,明确有关公司及其下设各级子公司均为假冒国企,与中央企业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

据悉,为打击假冒国企,中央企业在集团层面建立了举报机制,畅通挂靠经营、假冒国企举报渠道,设专人接待来信、来访。如遇“假国企”,可在第一时间举报。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卢晓川

本文作者:中国基金报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徐佳敏

关键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