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基金股权再次流拍,中小公募股权为何频遭“抛弃”

2023-08-03 22:35:27 来源:第一财经资讯

8月3日,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新华信托持有的新华基金35.3103%股权再次流拍。这距离其首轮拍卖流拍仅相隔半个月。此外,在产权交易所网站上,还有安信基金、嘉合基金等多家中小基金公司的股权“清仓甩卖”的信息。

近年来,基金公司的股权变更愈加常见,但中小基金公司股权的转让略显“艰难”。在业内人士看来,或许与中小基金公司竞争力不足有关。在其看来,公募基金行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基金行业的头部化效应愈加凸显,不少中小型基金公司发展陷入迟滞,吸引力大不如前。


(资料图)

新华基金股权再次流拍

据阿里资产平台披露的拍卖信息,新华信托持有的新华基金35.3103%股权的评估价为4.23亿元,这也是首次拍卖的价格。按照上述评估价计算,新华基金的整体评估价约为11.98亿元。

不过,由于无人出价流拍,二拍时的股权起拍价定为3.38亿元,较一拍折价20%;加价幅度为100万元,保证金也从4000万下调至3000万元。结果显示,这场拍卖虽有1955次围观,最终却因无人出价而以流拍告终。

新华信托成立于1979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信托公司之一。自成立以来,其经历了银信分离、证信分业、增资扩股、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等历程。2023年5月,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公告称,新华信托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清偿全部债务,符合宣告破产的法律规定,并裁定宣告新华信托破产。

新华信托就这样成为2001年《信托法》颁布以来第一家破产的信托公司。进入破产清算的新华信托,除了对其持有的8个国内有效注册商标、汽车等资产进行公开变价处置外,其持有的新华基金的股权也被公开拍卖。

作为被拍卖者的新华基金,是一家2004年成立的公募基金公司。从目前的股权结构来看,新华基金共有三位股东,另外两位股东是恒泰证券和杭州永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58.62%、6.07%。也就是说,如果能够顺利拍下新华信托出让的股权,该买家将成为新华基金第二大股东。

此外,新华基金本身也有不小的变动。今年2月,证监会核准批复北京金融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新华基金实际控制人。股权穿透显示,北京金融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实控人为北京市西城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至此,新华基金被国资收入麾下。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3日,新华基金旗下基金管理资产净值合计为538.46亿元,目前在全市场197家公司中排名达76位。从产品结构来看,货币市场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产品占据绝对优势,二者分别有183.96亿元、249.77亿元,二者合计占比超过8成。

图:新华基金产品结构

中小基金股权转让频现

记者注意到,除了新华基金股权流拍的案例外,也有部分基金公司的股权交易信息出现在产权交易所网站上,且大多是中小公募股权,不过反响并不热烈,甚至需要多次挂牌转让。

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的一则挂牌信息显示,安信基金5.93%股权正以8500万元的价格挂牌转让。这是安信基金第四大股东中广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的所有持仓,一旦售出,该公司将完全退出安信基金。

从财务数据来看,截至今年2月底,安信基金的资产总额约为14.5亿元,负债总额为6.28亿元,所有者权益为8.22亿元。若按照8500万元对应的5.93%股权进行估算,安信基金整体价值约为14.33亿元,与其总资产接近。

无独有偶,广东联合产权交易公告也显示,嘉合基金27.27%股权也正处于挂牌中,转让底价为1.68亿元,这部分股权则来自其并列第一大股东中航信托。记者查阅发现,这也并不是中航信托第一次清仓其持有的嘉合基金股权。

早在去年12月下旬,中航信托曾以同样价格挂牌嘉合基金27.27%股权,截至今年6月20日,已有半年之久但仍未成功。而6月21日的二次挂牌的截止日则为8月16日,但目前该页面的点击率仅400多。

除了上述公司外,自然也有成功转手的案例。例如,上银基金7月25日公告显示,上海银行持有上银基金的股权比例由90%升至100%,上银基金成为上海银行全资子公司。不过,据记者了解,这一行为并不顺利。作为二股东的机械工业集团在此之前曾多次挂牌转让其持有的10%股权,但长时间未出现接盘方。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21年12月,机械工业集团就曾以1.66亿元的价格挂牌转让这10%的股权。2022年9月,上银基金的股权转让项目被终止。同年11月,上海银行决定对这部分股权行使优先购买权,最终以1.497亿元“打折”成交。

值得注意的是,在接手上银基金股权的同时,上海银行也在谋划转让该基金公司的股权。2023年一季报显示,上海银行在今年的3月29日已在公开市场挂牌拟转让上银基金20%股权。而转让目的是“优化股权结构,强化战略协同”。这一意味着,经历一波三折后,上银基金的股权结构仍存变数。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小基金公司的股权“难出手”可能是源于竞争力不足或经营不善等原因。“基金公司股东转让股权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基金行业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一些非头部基金公司经营日趋艰难,投资价值也相对有限。”一位基金业内人士这样说道。

“基金公司的小股东一般出于投资目的,如果对未来表现缺乏信心,就可能会选择股权变现实现落袋为安”。他对记者表示,股市震荡下投资者信心不足,基金公司的知名度不够等方面原因也会导致公募股权吸引力大不如前。

一位曾出售基金公司股权的上市公司董秘也是类似观点。他对记者表示,事实上,从公司持有股权的基金公司业绩表现来看,近年来回报其实还不错,转让股权是出于聚焦主业发展的考量。“主业投入也需要资金,但公司股权融资渠道并不强,因此希望能优化公司业务结构,盘活低效资产。”他说。

据记者观察,近年来基金公司的股权变更愈加常见,除了上述情况外,还有控股股东为取得绝对控股权而选择增持、在股权转让中实现外资股东的“换血”,券商谋求公募基金牌照等。

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截至7月28日,除了上述公司外,还有惠升基金、恒越基金、诺德基金、银河基金等12家基金管理人拟变更5%以上股权及或实控人,但目前仍待证监会审核批复。

关键词:

推荐内容